首页 > 心情随笔 > 回忆童年 > 读《大学》有感1500字 读《大学》有感

读《大学》有感1500字 读《大学》有感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下面是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大学》有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读《大学》有感 第一篇

  安图三小 五年四班 崔子怡 指导教师:刘连英

  学校组织经典诵读,我在诵读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大学》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指导了我端正的学习态度,我受益颇深。现在我谈谈对其中个别句子的体会。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

  有大学问的原则在于弘扬光明的善德,在于用这种善德革新民众的思想,使之到达至善至美的境界。看来大学的作用是以其社会公用性的作用为阐述前提的,让大家明白好的思想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要素,这就是大学所要作的最为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才能做好做对事情。其适用的群体应该包含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使有“大学”的人成为人才。中国人总是觉得行和知应该是有个先后的关系的,一般是认为先知,知道了怎么作之后再去讨论做的问题,这是很有道理的。只有具备了较好的品德修养,才能产生好的行为,这是《大学》的开张之意。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懂得要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才能够有坚定的方向,有了坚定的方向才能做到镇定无躁,镇定无躁之后才能做到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才能做到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获得至善的受益。

  好像一切都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尤其是人的性情和人做事的方法。每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心里想的和做事的原则相互矛盾。所以会有许多的考察人的办法,比如说尧舜之间进行王位传承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尧偏要看看到底舜是如何处理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关系的,有时候我会想,如果舜过了考察期之后会不会将自己真实的一面暴露出来,到底这种考察的功能有什么作用。其实作用还是有的,即使是考察,一个人装的再和往常不一样,也会露出许多的马脚,所以尧会坚信自己对舜可以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并且十分的善良亲民的认识是正确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感觉有点“试验田”的做法,想要治理国家先把自己家族管好了,想要不让自己的家族出什么差错先要保证自己没有什么大的差错,那怎么不让自己有大的差错呢?就要修养自己的品德。

  这点说的很有道理,道理是道理,怎么做还是要讨论的。听着很对,当然要从自己的自身出发,先把小的事情做成了,再考虑去做那些有水平的事情。但是没有规律的东西是最难把握的东西。

  现实的社会往往是这样的:贪赃枉法者有人在做法官,见利忘义者有人是道德模范。奇怪了,为什么会这样,不是说一个人的心里所想就会在很长的时间里必然表露出来吗?不是说只有内心的提高才能去做更加“好”的事情吗?为什么有的人做到了第二点却没有做到第一点?而有的人做到了第一点却一辈子也不可能做到第二点?其实很简单,今之人面善而心恶,同时人心又有“肚皮”的保护,所以可以在保护下把好的一面充分的表露出来,而去治国平天下。我们要适应这种从“书本《大学》”到“社会大学”的变化,才能有生存的空间。格物在致知,致什么知才能格什么物,但是有的知要在心里致,有的物要在心里格,人活着就是这么累罢了。那个时候的人其实也应该知道这个道理了吧,朱熹也更加的明白,只是我们还是要在人群中间去传播好的思想,这种心里知道而做时又用另一套本身就是荒谬的。

  读了《大学》让我感到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应该有不同的目标,只有有了不同的目标,才能志向坚定的去为了目标努力,只要我们向着目标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

  读《大学》有感 第二篇

  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不过,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

  “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这四者,乃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治国,如何齐家,如何平天下,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也是实践获得真知的重要性。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我理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一种状态。

  除了修身,《大学》中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说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北校区高二:耿康宁

  读《大学》有感 第三篇

  《大学》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儒家提倡,人八岁开始读书学习,十五岁开始学习大学。大学,指成年人开始学习的东西。在八岁之后,十五岁之前,应该学习识字,算术等最简单的,不用太多理解的东西,并且初步接触世界,用感性认识世界,在大脑里尽可能吸收多的感性素材;并且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譬如,孔子就提倡使五岁之前的孩子应该“洒扫”。再譬如象毛Z。D时代那样,农村孩子从十二岁开始,周末和节假日就跟着大人在生产队上工,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见识劳动技术;城市孩子也经常到工厂见习。我认为,对于上中小学的孩子来说,这样做是很有意义,很有必要的。一般说来,八至十五岁的孩子,其长处是记忆力很强,而且精力充沛,其短处是理解力很差。在这样的时期,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世界,尽可能多地吸收信息于大脑之中,以备日后所用。这个时期无需要求孩子们理解什么,重在吸收,能消化则消化,不能消化存放于大脑。这个时期接受的信息越多,日后有理解力时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就必然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未成年孩儿一定不可以施加太多学习压力,除了要求其识字,算术和学习一些简单的东西外,在读高中之前应该以见习为主,多走,多看,多听,多动。我很欣赏毛Z。D时代的中小学教育。不要要求孩子得多少分。管他们能得多少分呢,让他们多接触各种事物就行了。小孩好比一台没有CPU,只有存储器的电脑,给它多输入信息就是了。若要强求其学到多少东西,学习效果并不能提高,反而耽误了接受信息的宝贵时间。等到装上CPU后,自然就会处理各种事物的。

  按照儒家的观点,人十五岁开始学习“大学”。有一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其学,应该就是指学“大学”。大概从十五岁开始(根据儒家的观点,当然人们肯定相互有时间差异),人开始进入成年期。其显著特点是理解力大大提高。当然还需要不断地吸收信息,更重要的是需要发挥理解能力,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对世间万物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形成一些理论。

  《论语》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谓“温故”,就是指用脑子处理既往所接受的一些信息。譬如,我们成年人往往在晚上睡觉时都会回忆一些东西(温故),借此进行思维,联想,作出一些判断,产生一些理性认识,又借此预测未来将要遇到的事情可能出现的结果。这样的预测,就是“知新”。一般说来,小孩由于理解力不强,不善于温故知新,成年人却善于这样做。那么成年人就充分发挥温故知新的特长。换句话说,成年人才应该学习“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何谓“道”?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何谓“天命”?事物运动变化之自然规律是也。譬如,白天炎热,黑夜寒凉;夏日炎热,冬天寒凉;小孩善于记忆,不善理解;成人善于理解,不善记忆。这些都是“天命”。遵循这些天命,就是“道”。如果要求小孩学习一些难于理解的东西,这就叫“无道”。成年人理解力强,于是要求其学习难于理解的“大学”。这叫“有道”。成年人要学的东西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何谓“德”?我的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特称为“德”。道是广义的,泛指一切事物自然规律;而德是狭义的,特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律。“明德”,昌明之德是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关系。“明明德”,就是知道什么样的人与人关系是良好的关系。“新民”,就是帮助其他人也“明明德”。“止于至善”,让所有人都达到良好的境界。可以用一句话说:一个成年人,既要力求自己善,也要帮助别人善。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真正达到善的境界。你想,如果你只顾自己善,不管别人善与否,别人不善者必然导致你自己不善。要善,只能大家一起都善。善就是指好,也可以理解为幸福。

  表面粗看起来,好象儒家主张成年人要学习的东西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学问,而把学习自然科学排除或者忽略了。其实不然。无论我们学习社会科学,还是学习自然科学,其目的无非都是为我们谋幸福,就是“止于至善”。我们学习自然科学,利用其为我们创造财富,财富给我们带来幸福,也包含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之中。另外,学习自然科学也是“止于至善”。今天,我们搞知识产权,目的是鼓励知识创新,而不是鼓励人们只用自己的知识只为自己谋幸福。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其他办法促进人们知识创新,自然就应该不搞知识产权。譬如毛Z。D时代,用毛Z。D思想和公有制也很好发挥了人们知识创新的积极性,而没有采用有缺陷的知识产权制度。譬如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非常高尖难的科学技术,都是在没有知识产权,在起步阶段,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内取得的。什么叫“止于至善”?这就是。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事物都有本末,事物变化次序都有先后。明辨其本与末,知道其先与后的次序,则可以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如果本是乱的,你想通过治理其末来达到治理好的目的,是不可能的。本,该高度重视;末,只应作为辅助。如果你反过来,高度重视其末,忽视其本,你想把事情处理好,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譬如治国就是这样。你想把国家治理好,最基本,最初步的要求就是,你自己要“格物”。就是认识一切事物,把它们处理得井井有条。你在“格物”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即“致知”。然后逐渐达到“诚意”,“正心”,“修身”的目标。既已修身,方可齐家;你能齐家,放能治国。这样的顺序,就是本与末,先与后的关系。要搞清楚,并且处理好。否则,你不可能达到治国目的。

  有人肯定要患嘀咕:我又不想当政,要治什么国啊!既不治国,我学什么大学啊!其实,治国不仅仅是当政者的事,每个人都有治国的责任。当政者是专职治国者,普通人是兼职的治国者。你也可以不治国,就好象你也可以一辈子不读任何书一样。如果你有责任感,你还是要治国的。就象毛Z。D说的,每个人都应该关心政治。

  在上述的治国链条中,有三个关键点:格物> 修身> 天下平.所谓修身,就是提高自己的德性。从社会角度说,就是所有人都要尽可能修身,都要具有良好的德性。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平。修身是平天下的本,格物是修身的本。要明白这个本末关系,不要颠倒了。否则天下是不可能平的。从“治国”环节入手分析。我们知道,治国有两个途径或方法: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在德与法之间也存在本末关系。道德是法律的基础,道德是本,法律是末。用道德治理国家是根本,用法律治理国家是辅助手段。要明白这样的本末关系,要明白德治是基础,法治是辅助。如果一个国家忽视每个人的修身,忽视提高人们的德性,而企图用省事的法制来把国家治理好,这是不可能的。我看中国现在就存在这个问题。 现在法律已经够多了,而人们的德性越来越不行了,其结果如何,我想就不用说了吧!

上一篇:读乌塔有感100字读乌塔有感100字(3篇)

下一篇:感慨人生的说说大全_感慨说说大全(三篇)

1237225